九龙仓集团—恒指成份股中的“不倒翁”
  九龙仓集团(港交所代码:0004),恒生指数中最悠久的成份股。自从恒指1969年对外发布后,42年股海沉浮,九龙仓作为一只业绩优良、稳定的上市公司,虽然历经波折、收购风云,但始终留在恒生指数中。
  九龙仓集团(港交所代码:0004),恒生指数中最悠久的成份股。自从恒指1969年对外发布后,42年股海沉浮,九龙仓作为一只业绩优良、稳定的上市公司,虽然历经波折、收购风云,但始终留在恒生指数中。
百年老店
  和记的前身为Robert Walker & Company,1877年,英国青年John Hutchison来到香港并任职该公司,后来接管该公司,易名为和记洋行有限公司(John D Hutchison & Company Ltd),这是和记(Hutchison)名称的由来。香港黄埔船坞有限公司成立于1863年,同时收购位于中国珠江黄埔的船坞和修理厂及在香港岛香港仔新建之旱坞。1866年黄埔船坞按新订之公司法例登记,取得香港商业登记第一号证书。1977年黄埔船坞与和记企业有限公司合并成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业务亦转为以地产为主,实际控制在英资老牌洋行—怡和洋行手下。
李嘉诚一石三鸟
  说到九龙仓,实际上九龙仓集团的历史要更为久远。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在1886年由保罗•遮打成立,当时的名字是香港九龙码头及货仓有限公司,以经营港口转口业务为主,并拥有九龙仓码头等货运码头。

  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九龙仓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还拥有酒店、大厦、有轨电车等优质产业资源。曾有人断言,谁掌握了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绝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和过海轮渡。然而已逾百年历史的九龙仓是一家彻头彻尾的英资企业,在资本结构上属于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在其执掌下,九龙仓经营业绩较为一般,股票市值在1978年初才徘徊在13港元左右,但其拥有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其股票实际估值应为每股50港元。

  此时的香港,在国际发展大背景下,华资势力日渐壮大,而英资“四行”之首的怡和公司(另外三行是和记、会德丰和太古)已无一方独大之势。主要原因是怡和对香港前途信心不足,在70年代全力分散投资,进行国际化经营,给予华资坐大的机会。李嘉诚便是华资代表之一,此时计划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来壮大实力。
李嘉诚收购未果
  在综合考量股价和自己手中的资金实力的情况下,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 。李嘉诚暗地发动了九龙仓股票收购战役,买下了约2000万股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票,大约为总股数的20%,而怡和控股的香港置地实际拥有九龙仓不到20%的股票,这意味着九龙仓的大股东已经变成了李嘉诚,但还没有控股权。

  这时候怡和主席同时兼任九龙仓的董事局主席开始布置反收购,但怡和的现金储备也不足以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慌忙之中向香港第一财团英资“汇丰银行”求救。李嘉诚考虑到此时尚不能树立怡和、汇丰两个强敌,而且自己的长江实业的发展,还需要汇丰的支持,加之如果汇丰贷款支持怡和,自己很难收购九龙仓。于是李嘉诚停止收购九龙仓。
船王包玉刚打响收购战
  船王包玉刚已经称雄世界航运,他洞察到船运业即将迎来低潮,打算进行“登陆行动”开辟新的产业,这时他也看中了九龙仓,并暗地购买九龙仓股票。李嘉诚获悉后便与包玉刚接触,并承诺愿意出让1000万股票给包玉刚,就这样在九龙仓董事局主席的松懈中包玉刚一下子购得30%左右的九龙仓股票,初战告捷。

  1980年6月,趁包玉刚远赴欧洲参加会议之际,九龙仓董事局主席发动突袭,以香港置地股票换九龙仓股票,试图将其股权增至49%。如果此计划成功,那么包玉刚无论如何也购不满51%的绝对股权。包玉刚闻讯急忙返港,部署反击,他首先获得汇丰银行22亿港元贷款保证,然后宣布以105港元现金收购九龙仓股票。这时错误判断包玉刚实力的怡和却无力跟进,于是股市开市不到2小时,包玉刚一下子付出21亿现金购买了2000万股,股权达到了49%,获得这场战役的决胜权。此时,怡和见大势已去,索性将香港置地拥有的1000万股票转让给包玉刚,至此九龙仓纳入包玉刚的绝对控制下。

  往事如烟,一晃30年过去了。回顾船王包玉刚真正争夺九龙仓的控制权之战,虽是多年旧事,但双方尔虞我诈,策略精密,争夺过程高潮迭起,实在是香港收购战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役,亦是香港华资与英资集团势力此长彼消的转折点。

  今天的九龙仓为会德丰有限公司(船王包玉刚次女婿吴光正任董事长)的附属公司,2010年总资产高达近194亿港元,每股收益12.98港元,以发展中港两地地产及基建业务为策略重点,致力于收购土地、融资、项目发展、设计、建筑及市场推广,是香港最具规模的地产投资公司之一。集团的旗舰投资物业海港城及时代广场,为集团提供了稳健的经常性收益和创优增值机会。除此以外,集团亦重点投资在通讯、媒体及娱乐(CME)和中国业务等方面。集团拥有五大核心品牌,除两大旗舰物业外,还包括通讯、媒体及娱乐(CME)业务旗下的有线宽带和九仓电讯,以及隶属中国业务的现代货箱码头。
了解更多恒指传奇
版权所有: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京ICP证090865号 网站备案:京ICP备05004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76
客服热线:400-818-6666 客服传真:010-63136700 客服邮箱:service@chinaamc.com
人工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8:30-21:00,周六至周日8:3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建议以1024x768,IE6浏览器,flash8.0版本以上为最佳浏览模式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参考,如有与本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